专家科普时间(四十七)世界痛风日:了解痛风,别让“痛疯”轻易缠上你

时间:2025年4月18日阅读量:131 次

  在日常生活中,你是否听说过这样的案例:有人在吃了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,配上几杯美酒之后,半夜突然被脚趾关节处传来的剧痛疼醒,那种疼痛犹如刀割、火烧,让人难以忍受。到医院检查,最终确诊为痛风。痛风,这个看似陌生却又逐渐常见的疾病,正悄悄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。

  2025年4月20日是第九个“世界痛风日”,又称“全民关注痛风日”之所以选择在4月20日,是因为有其特殊含义,“420”是诊断高尿酸血症的临界值,高尿酸就是痛风的罪魁祸首。一般男性血尿酸值≤ 420 umol/L(女性≤ 360 umol/L),当血尿酸值高于 420 umol/L时,需要警惕“高尿酸血症”!痛风日的设立就是希望能让所有人关注痛风,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痛风的神秘面纱。

  一、认识痛风:身体发出的 “红色警报”

  痛风是一种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,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,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。简单来说,就像是身体里有一个 “尿酸工厂”,当这个工厂的生产和排泄环节出现问题,尿酸就会在体内大量堆积,形成像小针一样的尿酸盐结晶,这些结晶扎在关节处,就引发了剧烈的疼痛。

  二、痛风症状:“疼痛风暴” 来袭

  痛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关节疼痛,而且这种疼痛往往来得非常突然,多在夜间发作,被称为 “痛中之王”。首次发作时,大脚趾关节是最常 “遭殃” 的部位,关节会迅速出现红肿、热痛,活动受限,让人连碰一下都难以忍受。除了大脚趾,脚踝、膝盖、手指等关节也可能被累及。随着病情的发展,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,痛风发作会越来越频繁,疼痛持续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,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

  不仅如此,痛风还可能引发肾脏病变。过多的尿酸结晶除了沉积在关节,还可能在肾脏中堆积,形成尿路结石,甚至损害肾功能,引发肾衰竭等严重后果。

三、痛风成因:不良生活习惯是 “催化剂”

  高嘌呤饮食:嘌呤是一种存在于很多食物中的物质,它在人体内经过代谢会转化为尿酸。像海鲜、动物内脏、浓肉汤、啤酒等都是高嘌呤食物。如果长期大量食用这些食物,就会使体内尿酸生成过多,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。比如,一顿海鲜自助大餐,配上几瓶啤酒,就可能让尿酸在短时间内飙升。

  饮酒:酒精会影响尿酸的排泄,还会促进尿酸的生成。特别是啤酒,其中不仅含有酒精,还含有大量的嘌呤,对尿酸的影响更大。经常喝酒的人,痛风的发病率要比不喝酒的人高很多。

  肥胖:肥胖人群体内的脂肪组织会分泌一些物质,影响尿酸的代谢,而且肥胖者往往饮食习惯也不太健康,摄入的热量和高嘌呤食物较多,这些都增加了痛风的发病几率。

  遗传因素:痛风有一定的遗传倾向,如果家族中有痛风患者,那么后代患痛风的可能性也会相对增加。遗传因素可能会导致体内某些参与尿酸代谢的酶出现异常,从而影响尿酸的正常代谢。

四、防治结合:向痛风说 “不”

  饮食调整:这是预防和控制痛风的重要环节。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,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等低嘌呤食物。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和膳食纤维,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。可以多吃一些樱桃,研究发现,樱桃中含有的花青素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,对缓解痛风症状有一定帮助。同时,要注意控制体重,避免暴饮暴食,减少高糖饮料的摄入。

  增加水分摄入:多喝水能够促进尿酸的排泄,每天至少要饮用 2000 毫升以上的水,以白开水为主,也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淡茶水。这样可以增加尿量,让尿酸随着尿液排出体外,降低血尿酸浓度。

  适度运动:坚持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,提高身体的代谢功能,促进尿酸的排泄。像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有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。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,因为剧烈运动后身体会产生大量乳酸,乳酸会抑制尿酸的排泄,反而可能诱发痛风发作。

  药物治疗:如果已经患有痛风,在急性发作期,需要使用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,如非甾体抗炎药、秋水仙碱等。在缓解期,则需要服用降尿酸药物,如别嘌醇、非布司他、苯溴马隆等,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,预防痛风的再次发作。但药物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。

  痛风虽然是一种让人痛苦的疾病,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成因和症状,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,就能够有效地预防它的发生。如果你已经被痛风缠上,也不要害怕,积极配合治疗,调整生活方式,同样可以控制病情,减少疼痛的困扰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关注尿酸,关爱健康,和痛风说 “拜拜”!

  (供稿:内科)

监制:王培安

总编:陶子奇

审核:于栋梁

编辑:夏 

事业单位